《黑神话:钟馗》官宣翻车? 同一团队也遭群嘲! 网友:我们要的是悟空2!
那个做出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团队游戏科学,突然甩出新作《黑神话:钟馗》。 一样的单机动作角色扮演,一样的中国神话改编,网友直接炸锅了。 弹幕刷满屏的“啊? ”和问号,评论区吵翻天:“放着孙悟空不搞,折腾钟馗? ”“这波热度怕是蹭不上了! ”明明是同个神仙团队,为啥玩家这次不买账?
2025年8月20日,游戏科学放出一段《黑神话:钟馗》的CG先导预告片。 视频里阴森古宅、红衣鬼影、符咒翻飞,钟馗提剑斩妖的镜头一闪而过。 片尾标明“早期开发阶段”,没有实机画面,没有玩法演示。 团队在官宣中提到,不做《悟空》续篇是“想搞点新鲜叙事”,追求“差异化的体验”。
网友的反应却像冷水泼进热油锅。 B站预告片弹幕被“? ? ? ”和“就这? ”刷屏,最高赞评论写着:“我悟空的DLC呢? 你搞个钟馗糊弄谁? ”微博话题黑神话钟馗下,一条“钟馗是谁? 我只认识孙悟空”的吐槽获赞3.2万。 有人翻出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辉煌战绩:2024年发售时,超百万人在B站蹲直播,Steam同时在线玩家半小时从30万飙到70万,1小时登顶全球热玩榜,连老外都在论坛狂刷“Wukong is OP”(悟空太强了)。
玩家争议的焦点集中在三个地方。 首先是“孙悟空”这个超级IP的碾压级优势。评论区高频词是:“孙悟空是刻进DNA的顶流”“钟馗? 我奶奶都不一定认识”。 有网友直言:“悟空打妖怪是童年回忆,钟馗捉鬼像道士上班,爽感差十条街。 ”其次是前作标杆太高。 一位游戏UP主算账:“《悟空》首日卖破200万份,国产单机天花板。 现在你让钟馗扛这个KPI? ”最后是预告片引发的困惑。 某游戏论坛发起投票,42%用户认为CG“阴间滤镜太重”,35%吐槽“钟馗造型像页游BOSS”,仅有11%表示“有潜力”。
面对质疑,团队解释“不想重复自己”的初衷没能平息争议。 知乎热帖《为什么说钟馗难成第二个悟空? 》列举硬伤:孙悟空有金箍棒筋斗云七十二变,钟馗的宝剑符咒缺乏记忆点;《西游记》故事家喻户晓,钟馗传说却支离破碎;,悟空承载英雄梦,钟馗更像工具人“谁想扮演加班抓鬼的社畜? ”
业内观察者指出实际难题。 前作战斗系统以棍术+变身为核心,钟馗的“捉鬼”设定需要全新机制。 某从业者在专栏分析:“符咒封印、法器驱动、人鬼双界切换这些设计搞不好就是缝合怪,搞好了也未必比猴子的棍子爽。 ”还有玩家担心文化隔阂:“老外知道Monkey King,Zhong Kui? 得从拼音开始科普。 ”
目前,游戏科学尚未公布具体开发进度。 Steam页面仅有一句“即将到来”,官微评论区每日新增数百条“催更悟空”的留言。 一张梗图在社群疯传:左边是身披金甲、脚踩祥云的悟空,标注“2024年封神”;右边是举着木剑、满脸疲惫的钟馗,配文“2025年再就业”。
部分玩家仍愿给机会。 贴吧用户“唐风宋骨”写道:“如果能把钟馗做成中国版《战神》,让阎罗殿变成新九界,我吹爆!”更多声音坚持:“把悟空DLC交出来,一切好商量。 ”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《黑神话:悟空》周边销量在钟馗官宣后上涨17%,网友用钱包投票:“你看,我们爱的到底是啥? 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