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科学颜论进行时#
砍伐是为了更好守护 海南红树林生态保卫战
看到树木被砍伐。第一反应是痛心。尤其是红树林。珍贵的红树林。但真相并非表面那么简单。最近海南陵水一处红树林砍伐引发网友质疑。砍树就是破坏生态吗?有时恰恰相反。
▶ 外来物种的隐形威胁
陵水县林业局回应了。砍的是外来物种。专家发现了病虫害。不清理会危害本土红树林。这不是破坏。而是保护。一场必要的生态干预。
红树林是什么?海上森林。海岸卫士。热带、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。海南拥有约 6100公顷 红树林。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。半数以上树种为海南独有。它们构成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还是重要的蓝碳资源。
▶ 好心引入的“生态入侵者”
拉关木。这个名字很多人陌生。它曾是“援外先锋”。2010年左右。三亚亚龙湾红树林因台风和旅游业影响受损。为修复林相引入拉关木。初衷良好。结果却出人意料。
拉关木太强大了。适应性和繁殖能力超强。从帮手变成了入侵者。它快速生长。抢占阳光。它的发达根系让滩涂泥土硬如地板。本土树种难以存活。林下动物无处栖身。有拉关木的地方。几乎看不到其他树种。
海南全省需要清除的拉关木等外来物种有多少?近500公顷(2023年调查数据)。这个数字还在增加。
▶ 系统治理:乡土树种的“反攻”号角
海南行动了。2024年3月。《海南省红树林资源保护专项规划(2024—2035年)》正式印发。清除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和无瓣海桑。防控三叶鱼藤等有害生物。修复退化林。系统化。规范化。
三亚青梅港。2018年就开始清理拉关木。海棠河项目在推进。清理外来植物。用本土红树、半红树等乡土防护树种恢复湿地。还要建拦截防护网。定期清理零星回归的拉关木。
陵水新村潟湖。这里很特别。汇聚珊瑚礁、海草床、红树林三大海洋生态系统。生态链条完整。陵水正紧锣密鼓筹备治理。计划下半年清理新村湿地公园数十公顷拉关木。同时对红树林进行提质改造。
▶ 保护与挑战并存
红树林保护并非一帆风顺。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曾指出问题。海南一些地方红树林保护不力。非法占用保护区。破坏损毁时有发生。规划曾缺失。底数不清。保护措施难落实。
例如儋州市光村镇。2022年以来生态保护红线内 21.9亩红树林被陆续砍伐。临高县博厚镇马袅湾生态保护红线内约 6亩红树林遭砍伐破坏。监管不力。未及时查处。
养殖塘侵占问题也突出。海口东寨港保护区缓冲区、实验区违法存在约560亩养殖塘。临高彩桥保护区内有约400亩养殖塘。三亚河保护区甚至建了篮球场、停车场等。侵占约109亩。
▶ 思考:生态保护的复杂性与智慧
生态保护远非“不砍不伐”那么简单。它需要科学评估。精准干预。有时需要壮士断腕。以砍伐求新生。网友的质疑可贵。体现公众生态意识觉醒。但真相往往比表象复杂。
海南的经验提醒我们。引入外来物种需极度谨慎。有时好心办坏事。生态修复是一门科学。需要长期监测和调整。系统性规划至关重要。从被动保护转向主动治理。
红树林守护着海岸。谁守护红树林?需要政府科学规划。需要专家深入研究。也需要公众的监督与理解。这场乡土树种的“反攻”战。关乎生物多样性。关乎海岸安全。关乎我们共同的未来。
期待海南的红树林。重现纯粹的本土生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