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白手起家到“万岁军”,近4000冲锋枪,30小时攻克坚城,火力称霸

2025-10-09 21:02 129

一座坚固的城市,曾被国民党将领断言至少需要一周时间才能攻下,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支部队的迅猛攻势下,仅仅用了30个小时便宣告解放。这支部队,正是后来被誉为“万岁军”的第三十八集团军。人们不禁要问: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如此雷霆万钧的?那近乎饱和的冲锋枪群,在关键的近战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?

从白手起家到火力强团

新中国的篇章,是在战火中一笔一画写就的。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之际,国共矛盾激化,毛主席一声令下,各地野战军随即组建。当年11月,两支来自山东的劲旅——第一师和第二师,被编入东北民主联军,这便是后来威震敌胆的三十八军的早期雏形。那时,我军装备简陋,很多枪炮都靠缴获。老兵们常说:“没有枪,没有炮,敌人给我们造。”

东北这片战略要地,在抗战结束后,恰好提供了丰富的“补给”。1945年9月到1947年4月间,随着解放军进驻东北,从日伪军和国民党部队手中缴获了39000多支枪械以及940门各类大炮。在炮兵司令朱瑞的带领下,东北野战军的炮兵力量从1945年底的区区64门火炮,迅速壮大到1947年底的700门,其中包括榴弹炮、野炮、山炮和迫击炮等。

到1948年8月,辽沈战役前夕,东北联军的总兵力已达103万人。其轻武器配置也已今非昔比:冲锋枪12960支、轻机枪1.5万挺、重机枪3000多挺,数量上已远超其他野战军。作为这支庞大军队的先锋,三十八军的装备更是其中的翘楚。在天津战役打响前,他们手中握有3990多支冲锋枪,超过1200挺轻重机枪,还有43门火箭筒、85门迫击炮及其他各类火炮74门,同时配备了16769支步枪和3410支手枪。如此强大的近战火力配置,让三十八军在面对任何国民党主力军时,都能形成压倒性优势。

闪击战术的经典范例

三十八军的威名并非空中楼阁。1946年2月,国民党军队撕毁停战协议,在东北的秀水河子镇向锦州沟帮子一带发起攻击。时任总司令的林彪果断指挥,一师作为主攻,其二团的团长即便两度负伤,也坚持在前线指挥。从13日傍晚激战到14日白天,经过一夜浴血奋战,我军成功全歼敌军,守住了秀水河子。这场战斗,不仅是东北战场上首次歼灭战的胜利,极大鼓舞了士气,也彻底击碎了蒋介石抢占东北的妄想。经此一役,原第一师和第二师被正式整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。

1948年9月,党中央在西柏坡会议上决定在东北速战速决。辽沈战役结束后,第一纵队更名为第三十八集团军。新的任务随之而来:解放北平,就必须先攻克战略重镇天津。国民党傅作义将军曾断言,我军至少需要七天才能攻下天津。然而,历史的车轮以惊人的速度碾过。1949年1月14日,天津战役打响。三十八军的突击连在密集炮火掩护下,迅速潜入城中。令人震惊的是,从城门被突破到象征胜利的红旗插上城头,仅用了不到二十分钟。三十八军先头部队与城外部队里应外合,迅速突破第二道防线。甚至连指挥所里的首长们,也按捺不住投入战斗。最终,我军主力从多个方向突入城内,在金汤桥胜利会师,将天津城一分为二。他们还一举占据了敌警备司令部的高点,层层推进,最终在地下室活捉了国民党将领陈长捷。这场被敌军视为“固若金汤”的城市攻坚战,仅仅耗时30个小时便宣告胜利。三十八军的强大攻坚能力和近战火力优势,在此役中展露无遗。天津的迅速解放,也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础,平津战役取得了全面胜利。

跨越国境的“万岁”赞誉

新中国成立后,三十八军的步伐并未停止,他们很快便投入了新的战场——抗美援朝。作为东北野战军的主力,三十八军成为首批入朝参战的志愿军。军长梁兴功因其勇猛被誉为“虎将”,在他带领下,三十八军犹如猛虎出闸,扎进了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。

在第二次战役中的德川攻坚战,三十八军再次展现了超凡战力。其中,一一三师一连二排,面对装备精良的美军,凭借灵活战术和过硬军事素养,创造了几乎不可思议的战绩:歼敌200多名,缴获火炮6门、汽车58辆,而自身无一人伤亡。两天后,德川大捷,三十八军缴获了近390门火炮、14辆坦克以及51部电台,战果丰硕。这场大胜,赢得了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老总的亲自嘉奖,他激动地在电报中批示:“三十八军万岁!”从此,“万岁军”的称号便传遍全军。德川战役的胜利,直接帮助志愿军扭转了朝鲜半岛的战局,彻底粉碎了美国企图侵占朝鲜,进而威胁中国的野心。

王牌基因的时代传承

在长达四年的解放战争中,三十八军是一把锋利无比的钢刀,从祖国最北端一路南下,战无不胜。他们先后参与了170次战斗,从最初加入东北联军时的两万余人,发展成为解放战争结束时拥有六万名英勇战士的英雄部队。这期间,他们缴获了步枪和冲锋枪7754支,各类炮1342门,机枪3567挺,以及各式车辆1246辆。无数革命先烈为此付出了生命,整个东北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牺牲了22万人,其中包括300多名领导干部,著名的董存瑞烈士便曾是东野第十一纵队的一员。

抗美援朝结束后,三十八军载誉归国,作为全军的楷模,驻守在东北。他们不仅继承了东北野战军的优良传统,更持续走在军队现代化的前沿。其下属的112师,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现代化的机械化部队。1985年,三十八军被正式改编为我国第一个陆军集团军。这意味着其作战能力更加多元,不再局限于传统步兵,而是拥有了直升机、坦克、装甲车、火箭炮等全方位现代化重型装备。三十八军始终是引领其他部队建设方向的明灯,成为现代化、高效化、快速化军队的杰出典范。

结语

三十八军的传奇史诗,绝非简单的战绩堆砌,更是其在时代洪流中,始终保持着创新与超越精神的生动写照。从最初依靠战场缴获、以近乎野蛮的冲锋枪火力撕开敌人防线,到如今装备精良、拥有世界顶尖的陆战力量,这支“万岁军”所展现出的,不仅是无畏牺牲与奋勇杀敌的血性,更是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敏锐洞察和自我革新的坚定决心。这份传承至今的王牌基因,以及那份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,无疑是对所有为新中国诞生和发展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们,最崇高的敬意。

意昂体育介绍

产品展示

新闻动态

意昂体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