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低估的争冠黑马!广东全运男篮U22或比成年组更有“冠军气质”
崔永熙又在社媒晒出了训练动态,动作一点没落下,康复进度眼看着就要百分百。场上的对抗还没全开,但他的流畅和强度肉眼可见地提升了不少。
外界讨论他能不能打全运会U22这个事儿,不少人都盯着。毕竟U22比赛的强度跟NBA那差距不小,只要身体条件达标,让他上场基本是板上钉钉。
这阵子关注点多半跑到成年组去了,可辽宁男篮U22那边阵容一拆,王俊杰、赵维伦这些核心球员都不在了。反倒是广东这支队伍,看起来突然冒出来成了热门选项之一,说句实话,比起他们成年组,这帮小伙子还真有那么点像“冠军”。
16人大名单已经放出来,中锋徐昕;锋线除了崔永熙,还有袁照耀、王浩然、黄明依、武子涵、廖智鹏、余米提和沈诗扬;后卫线上孙浩钦领衔,再加杨溢、张兴亮、佟佳俊、李奕臻,以及刘长江和马明坤。
说白了,这个班底里最抢镜的几个主力,都不是泛泛之辈。孙浩钦就不用多讲,在CBA都是球队骨干,青年赛场更像开挂了一样,当年国青大腿名头绝不是吹出来。他带队参加国内青年级别赛事,那战绩是真的横扫一片,有BUG属性也不过分。
再看看王浩然,武子涵还有余米提,也各自在自家俱乐部混得风生水起。这批人在CBA出场时间逐渐增加,经验积累得很快,对付同龄人根本不虚谁。如果单论硬实力,这四个人联手撑起首发框架,一般对手想撼动并不好办。
至于崔永熙,他早已踏足过NBA正规舞台,现在回归CBA也是具备制造独特优势的角色。在青少年组这种等级的比赛,有时候他的表现甚至让人觉得就是来练兵。不管怎么说,他现在只剩最后一道康复关口,就等彻底恢复以后随时可以上阵砍分。
中锋位置给到徐昕,高度摆在那里,两米二六搁青年赛场相当扎眼。这几年虽然在广东队发展稍微磕绊,但国家集训营却总能看到他身影。有郭士强坐镇教练席,对他的潜力与天赋肯定还是认可,否则不会屡次召入麾下。同年龄段里,这种内线高度简直降维打击,很难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对位者。
再往替补席瞄一眼,也都是熟面孔:杨溢,本来就在CBA摸爬滚打多年,用作轮换绰绰有余;马明坤速度灵巧,经常做些关键贡献;张兴亮持球能力突出,加上一手稳定投射,是临时救火的不二选择;黄明依拼劲十足,为球队注入活力,总能顶住压力完成任务;袁照耀防守端靠谱,该堵截的时候从不含糊。而李奕臻则以全面著称,可以胜任多个位置,也是教练喜欢用的人物类型。一套下来,无论先发还是板凳深度,都算不上短板太明显,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,不容易被针对限制死局面。
外界一直把目光盯在成年组,其实细究下来,今年广东这支U22才是真正值得琢磨的一拨人。如果辽宁没有整建制参赛,“南粤”军团就少了一大拦路虎。本来大家习惯性认为年轻球员经验差,但这一届恰恰相反,大部分成员都经历过高水平职业联赛洗礼,上限远比纸面数据漂亮许多。当然有没有冠军命,还得看临场发挥和伤病情况,不过至少目前来看,他们确实不像传统印象里的“小孩队”,成熟程度超出预期不少——这是圈里很多资深粉丝心知肚明的小秘密,并非什么媒体噱头炒作而已。
如果只谈今年报名表,每一个名字背后几乎都有完整成长轨迹。从校园篮球一路闯荡到职业平台,再转战全国舞台,其中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清楚。不靠噱头堆热搜,全凭一步步攒下来的成绩单。“老将新兵齐聚”,这种化学反应未必亚于某些成名已久的大牌组合,说他们是黑马一点也不过分,只怕别人低估罢了。“豪门血统+青春冲劲”的配置,就问哪个竞争对手敢掉以轻心?
辽宁解体之后,各方预测榜纷纷调整排序,把焦点挪到了华南方向。但凡懂行的人都会发现,今年这个名单排出去,就是妥妥一支准争冠班底,没有花拳绣腿,也没有空洞包装。从前有人担心缺乏压轴明星,如今星味够浓烈,又兼顾团队协作——攻防两端各司其职,没有拖油瓶那种尴尬情形出现。有趣的是,一旦进入淘汰阶段,相互间配合默契显现威力,到时候哪怕遇上海派打法或者北派铁血风格,也未必占不到便宜去。据说内部训练氛围极为紧张激烈,不输任何正式赛事节奏,全程拉满专注值,就是为了站稳脚跟不给机会旁落出去。所以即使最终结果尚不可知,目前综合实力排头几的位置没人敢否认,多数粉丝私聊交流时也默认今年“南粤”应该走得很远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