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给美国上了一课:九月港口吞吐量暴跌,关税大棒反噬,民众买单

2025-11-23 02:00 98

市场,有时候真的会用它自己独特的方式来“教育”人,只不过这个学费,对美国的普通民众来说,可能有点贵。最近出炉的物价指数显示,CPI为3%,看似符合预期,但背后的原因却让人心惊。资本高度集中在人工智能这些少数高科技领域,实体经济却在失血,就业岗位削减,社会整体收入在下降。

就在大家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,十月末,美国九月份的集装箱吞吐量数据,给了市场当头一棒。来自笛卡尔公司的数据显示,九月份的集装箱进口量同比暴跌了8.4%,降至230.8万个标准箱,这个跌幅是近年来单月最大的。另一份行业重磅报告,《麦考恩美国10大港口报告》也证实了这一点,十大港口进口量同比下降了6.6%。

提前的“新年”与空荡的港口

这数字为什么这么难看?要知道,就在七月和八月,数据还分别增长了3.2%和0.2%,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。但真相是,那只是虚假的繁荣。行业分析师麦考恩一针见血地指出,那两个月的增长,完全是进口商们为了赶在新关税生效前,拼了命地“提前抢跑”装货进港。

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的副总裁戈尔德也说,今年的销售旺季其实早就过去了。因为零售商们都在所谓“对等关税”生效前,把大部分节日商品提早运了进来。结果就是,夏天港口忙得热火朝天,一到九月,瞬间冷清。以西海岸的奥克兰港为例,九月份进口空箱量竟然同比下降了12.8%。对那些天天刷海关网站、被政策变动搞得焦头烂额的物流和报关公司来说,这种折腾简直是噩梦。

通胀高烧,谁还买得起?

如果说关税是扇向美国消费市场的一记耳光,那么通货膨胀就是踹在它肚子上的一脚。道岳法律咨询的专家严光普说得很直白,现在美国国内的需求确实在下降,简单说就是“美国人消费能力不行了”。

以前行情好的时候,就算有关税,做转口贸易也能赚钱。但今年不一样了,美国自己的消费都在降级,民众捂紧了钱包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承认,关税会带来通胀,虽然他觉得这应该是一次性的影响。但耶鲁大学的预算实验室算了一笔账,特朗普政府推出的2025年所有关税,将让每个美国家庭的年收入平均损失2400美元。这可都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。

世界不等美国

最讽刺的是,在美国港口一片萧条的时候,全球的集装箱运输却热闹非凡。截至八月,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连续两个月创下历史新高。麦考恩的报告显示,远东地区的集装箱出口同比增长了4.6%,运往非洲、中东、印度和欧洲的货量都在大幅增长。

世界供应链的调整速度,比所有人预想的都快。麦考恩打了个比方:“如果一个制造基地以前因为成本高10%而没有吸引力,那么现在如果它能帮你省下25%的关税,那它就变得非常有吸引力了。”那些面临美国高额关税的国家的制造商,很自然地会觉得,世界上其他没有关税的市场,突然变得香了。

结语

所以,这根挥舞起来看似威风凛凛的关税大棒,到底打在了谁的身上?数据已经给出了答案。它砸在了美国港口的起重机上,砸在了中小进口商的资金链上,最终,通过物价上涨,砸在了每一个美国消费者的身上。

行业专家们可一点都不乐观。他们预测,这种下滑才刚刚开始,未来几个月,美国大多数港口的货运量可能会出现两位数的持续下降,而且这种趋势会一直持续到2026年。或许,正如文章开头所说,当政府听不进劝告时,市场就会亲自下场,用最沉重的代价来给他们上一课。只是这学费,最终还是由民众来买单。

意昂体育介绍

产品展示

新闻动态

意昂体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