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想起印巴空战,巴基斯坦空军派出了中国产的歼-10C和枭龙战机,硬生生把印度的阵风战机击退了。中国的装备在实战中表现妥妥的靠得住,一下子成了焦点。美国卖给巴方的F-16平时都摆着不用,而巴铁却偏偏选择中国的飞机,这不仅仅是信任的问题,更戳到了中美军力差距的软肋。
俄媒早些时候就分析过,两军的差距挺明显,除了兵员多一些之外,中国在其它方面都占优势。那美军真能轻松打赢解放军吗?
印巴空战检验中国武器实战
2019年2月,印巴之间发生冲突,巴基斯坦空军派出了JF-17雷电战机,也就是咱们的枭龙,与其他装备配合,顺利击落了一架印度的米格-21。这个事件一出来,立马让中国的军工出口迎来了热潮,巴方还反馈说,枭龙机动性不错,导弹的命中率高,维护起来也方便省事。
到了2025年5月,边境冲突又升温,巴基斯坦这次直接派出歼-10C,装备了霹雳-15E导弹,据说还击落了一架印度阵风战机。CNN报道说,歼-10C的雷达和电子战设备,在复杂地形中表现得挺靠谱,印度这次损失挺惨的。
咱们出口的武器,讲究实用又靠谱,没那啥花哨的花招。路透社分析说,印巴那场冲突之后,中国航空工业的股票直冲40%,市场信心也是越发强烈。
俄媒数据直指美军数量优势
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早在2023年曾出过篇对比分析,比较中美军事实力,用数据说话,直言美军在坦克、飞机、潜艇方面的数量都远远领先中国,而中国只在现役兵员方面略多一点点。
根据公开资料,比如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统计,米国的战斗坦克接近6000辆,而中国刚刚突破5000辆;空中力量方面,米国有大约1.3万架飞机,中国大概有3200多架;航母方面,米国拥有11艘航母,而中国只有3艘;核潜艇的数字也差距明显,米国大概有60艘核潜艇,而中国也就12艘左右。这些数据都可以查到。
不过啊,这些数字也不能完全反映真相,俄媒自己都透露,美国的航母已经老化得不行了。像尼米兹级CVN-68,从1975年开始服役,到2023年已经跑了48年,现在正处于维护期,计划在2025年退出历史舞台。同一时间,福特级CVN-78于2017年正式列装,但它的电磁弹射系统总出问题,2023年的维修记录堆积如山,实际能用的概率大打折扣。海军考虑要把所有尼米兹级航母的服役期延长,2023年的预算里就拿出了2000万美元来应对这些维修问题。
数字多不代表水平高,现代战事讲的是体系对抗,航母编队还得配合护卫舰、预警机啥的,环环相扣。俄媒最后还质疑了,说光比数字不太靠谱,特别是近两年中国的军力提升得挺快,到了2023年,数据早就落后了。
美将承认短板
美国空军中将丹·凯恩在2025年4月担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时候,在国会问答中坦言,美军目前存在三大弱点,面对解放军未必能稳赢。
第一点呢,就是国防工业的产能比较低,生产周期又长,成本也高。弹药的储备因为计划不够合理,还特别依赖进口,现在快用完了。俄乌冲突拖了后腿,美国到2024年,给乌克兰运了上万吨弹药,可库存已经快见底。国会的报告也提到,这个工业基础问题挺严重,虽然155毫米炮弹的月产量从1.4万枚稍微提高了一点,但还远远满足不了大战的需求。
第二点嘛,就是军费的分配有点不太合理,比如F-35第五代战机升级TR-3软件,花了238天时间,结果在2022年出现故障竟然停飞了,维修费用也一下子翻了好几倍。空军的预算被牵扯得乱七八糟,部署的节奏也跟不上,整得比较杂。
第三呢,就是全球的威慑力开始减弱啦,中国的军事实力不断增强,而美方的技术跟不上节奏,关岛基地的巡逻舰雷达老是在盯着东风-17的轨迹。
没料到的是,凯恩一转头就称赞中国,说解放军的战备整顿得不错,空军的国产无人机和战机体系都已相当成熟,完全不逊色于美空军。
目前,我们海军的主力舰船已经超过140艘,导弹技术也走在前列,那东风-17高超音速导弹堪称航母的头痛对手。至于歼-20,这架飞机2016年就进行了首飞,到了2019年就开始大量装备,更新换代速度相当快;反观F-35,虽然到2024年传感器技术挺先进,但J-20在速度和航程方面还是更有优势。
据美媒参考消息报道,美军目前对华的优势正在逐步减弱,未来的推演中,想要靠现有装备很难取胜,得仰仗那些还在研发或计划中的新装备才能勉强保持一点优势。
据报道,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在全球范围内都算得上是遥遥领先了,到了2025年的测试阶段,DF-17已经实现了滑翔俯冲的能力,要拦截它,可真不太容易。
凯恩的观点与俄媒公布的数据相呼应,虽然在数量上占优,但技术上的短板依然明显。美国军工复兴的口号喊了不少年,不过乌克兰的援助暴露了后勤问题,产能几乎瘫痪。就算F-35的数量不少,但隐身涂层出现裂纹的问题也不少,实际作战中的表现还有待观察。
中国军队,忠诚可靠、清正廉洁、勇于担当,拥有先进装备,都是为了守护正义。未来的道路还很长,大家一起努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