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老总麾下的五大名将,最后都被授予了什么军衔

2025-11-23 07:16 124

首推的猛将便是王震。说起王震,他可是我军中少有的传奇上将。他早年就投身到了革命中,历经了红军长征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多次大战,为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现代化立下了赫赫战功,曾被誉为军中最勇猛的将军。在解放战争时期,他担任了中原军区的第一副司令员,还参与了中原突围战的指挥。解放后,他带领十万大军进驻南泥湾,开垦荒地,掀起了大规模的生产热潮,让原本满是荒山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“小江南”,为大西北的稳定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。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后,王震又主动请缨,率军进驻新疆,在戈壁荒滩上垦荒种地,建立了军垦农场,推动了新疆的经济发展。可以说,王震将军是新疆稳定繁荣的大功臣。所以,在1955年授衔时,王震将军被授予了上将军衔,并同时担任了铁道兵司令员和政委等要职。

第二位猛将:贺炳炎。这位只有一只胳膊的将军,大家肯定都听过他的英勇故事。他在战场上什么都不怕,勇往直前,先后受伤11次,身上有16处伤疤,甚至右臂都没了,所以大家都叫他独臂将军。他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,打过湘鄂西的反围剿战斗,还参加了百团大战,在雁门关伏击战中大获全胜,干掉了五百多个日本兵,打破了日本兵不可战胜的说法。抗战时,贺炳炎带着部队拼命打,立下大功。解放战争时,他是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的司令,参加了保卫延安、解放大西北的战斗,把胡宗南的王牌军整编36师给灭了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被授予上将军衔,还是我军里唯一一个被主席特批见面不用敬礼的人。

第三位猛将:杨得志。他一开始只是个小兵卒子,可他靠着自己的真本事,一步一个脚印,从普通士兵慢慢升为了排长。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那会儿,杨得志都已经当上团长了。长征路上,杨得志带的部队既是先锋探路,又负责断后掩护。抗日战争时,平型关一战,杨得志让日军嚣张的气焰大大受挫。解放战争期间,杨得志参与了清风店和石家庄两场大战,他灵活应对,创造了晋察冀军区歼灭敌人的新战例,还有解放军攻打大城市的典范战例。1955年,他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和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。

第四位猛将:许光达。他曾在黄埔军校深造,还投身过南昌起义。在战场上,他多次担当冲锋陷阵的重任。解放战争打响后,他接连参与了高家堡、榆林、河沙、家电等战斗。他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。1932年,许光达在应城战斗中受了重伤,可那时我军医疗条件太差,他只好被送往苏联疗养。后来,因为各种缘由,他直到抗战胜利才回到祖国,期间他还在苏联深造,掌握了不少前沿科技知识。新中国成立后,许光达被委以装甲兵司令员的重任,为装甲部队的建立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。1955年,许光达将军荣获大将军衔,也是十大将中最年轻的一位。

红军第五员猛将:姚喆。这位将军有个外号叫“姚一刀”,这名字源于1934年攻打沙县时,他带头冲锋,被敌人一刀砍在脸上,留下了一道三寸长的伤疤,从此“姚一刀”的名号就传开了。在红军时期,他打了两百多次仗,受过五次伤,其中三次带伤坚持战斗,深受彭德怀元帅的器重。从1938年到1949年,他一直在大青山一带打游击,联合当地民众一起抗日,多次打击日军,消灭了不少日伪军,立下了汗马功劳。解放战争时,他又回到了彭德怀元帅身边,是彭德怀非常看重的一名得力干将。1955年,姚喆被授予中将军衔。
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
意昂体育介绍

产品展示

新闻动态

意昂体育